• Facebook
  • RSS Feed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核食進口政府拿公民團體當台階?

沒有留言:
 
十六日,在接連爆出核災管制區食品流入市面販售後,主導日本管制區食品開放政策「三劍客」食安辦公室執行長許輔、衛福部次長何啟功、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再次親上火線,與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一同開記者會宣布,在查核管理機制健全以前,將暫緩開放。


身為政策主要制定者的陳吉仲,曾多次承認自己「太天真」,以為科學上沒有問題,民眾就應該能接受,但在公聽會歷經翻桌、黑衣人鬧場,遲遲無法進入到實質政策討論,國民黨又挾著民意來勢洶洶,讓執政團隊騎虎難下,但反對的聲浪並不是只有單一路線。


過去曾推動開放核食的國民黨,反而終於在這個議題上找到舞台。民進黨上台後,儘管爭議政策連連,但主要面對的壓力都來自於公民團體。國民黨身為最大在野黨,卻多方不討好,畢竟如砍假、同婚、核食進口,國民黨都是「始作俑者」。就像一例一休法案在立法院闖關時,國民黨立委來到勞團抗議現場,呼喊「反砍七天假是國民黨一直以來的堅持」,卻被噓聲下台。

與公民團體友好,要國民黨別鬧了

其實光就政策而言,民進黨提出了比過去更嚴謹的開放政策。除了將安全標準拉到國際最嚴格,也承諾一驗出輻射就退關,若政策能百分之百落實,不會有含有輻射的食品輸入台灣。但國民黨不深談政策,光「輻射食品」四個字就已造成人心惶惶,反核食公投、萬人包圍、罷免綠委「三支箭」,加上食藥署接連查出管制區食品流入市面,打臉民進黨一再強調充足的管制量能。


環團則認為風險不是單憑科學標準決定,而輻射食品的議題也不該演變成單方面的歧視與對立。不滿政府在政策研擬過程只接收日本官方的資訊,他們決定親赴日本考察,並在二十一日公布採訪結果。


在兩方不討好的狀況下,顯然地,民進黨對國民黨的訴求皆以「希望理性討論」、「不要製造謠言」回應,選擇了公民團體當「隊友」。從誠意十足的公聽會預備會議,由公民團體擔任主持人,全程影片直播、文字轉播,不但確立了有問必答的形象,也確定了之後三場公聽會討論的議題,讓戰場專注在政策內容上。

民間有檢測資源較讓人安心

在「三劍客」宣布暫緩的記者會上,也可見到他們不斷做球給公民團體:當記者問到食品進口管制機制會如何再補強?何啟功表示已經完成在通路商與進口商的查緝,但其餘的風險,則希望徵求公民團體意見;三人也多次強調,雖然開放政策暫緩,接下來的公聽會會持續進行;針對國民黨提出的三支箭則隻字未提。


公民團體希望「再溝通」,給了新政府一個台階下。但他們從日本帶回來的議題,也不是那麼容易解答。


「風險是發生在社會裡,不是發生在實驗室裡,所以政府應該要去問社會大眾願意承擔多少風險。這都是在政策制定時被忽略的事。」此次赴日考察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表示,「科學就是拉出一條標準,假設輻射劑量一百貝克是安全值,那九十九貝克就安全、一○一貝克就不安全嗎?我們認為,輻射是外在產物,以愈少愈好為出發點,就不再只是安不安全的問題,而是你願意承受多少、忍受多少風險。」


他指出,日本民間,特別是關心食品安全、核能輻射的團體,都無法全然相信官方的管制,投入了很多民間檢測的相關資源,「很多市民組織都認為,這些資源是讓關心的人得以安心的關鍵。這樣的檢測機制讓一般民眾參與得到,甚至可以設立自己的標準。當然也有怎樣都無法安心的人,他就選擇都不吃,就算輻射低於一百貝克的食品可以合法流通,仍能透過民間檢測有選擇權。」


「而日本與台灣社會的情境不同。日本面臨的是如何在災後生存,降低風險。很多土壤就是面臨污染,很難完全整治,只能投入在技術上,讓土壤的輻射物能更小程度地轉移到作物上。就像台灣之前的地溝油問題,你拿地溝油原料做成油品,即使成品合格,但原料大家無法接受;同樣的邏輯,假設土壤有污染,但種出來的作物輻射劑量是合格的,台灣社會能接受嗎?我們沒有正確答案。」洪申翰指出,「但福島有很多的生產者非常努力想要重建生活與產業,這個努力是大家必須看見的,不是太過簡化地全盤否定跟污名。諸如此類,都是台灣政府沒有掌握到的資訊。」


政策調整空間決定與公民團體關係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賴曉芬也提醒,「我們肯定政府願意給出空間,至少告訴我們不是狗吠火車。但我也不希望它是政治性動作,只是為了要抑制國民黨的反彈。希望在三場公聽會後,新政府也能夠趕快做出政策的調整,並公開完整的決策內容,如果又拖很久,甚至最後不了了之,對積極參與的公民團體會是非常大的傷害。」


民進黨執政後與民間團體的衝突,第一次有了良性互動。執政者雖承認自己在管制上的缺失,並釋出善意讓公民社會參與政策制定,但最後政策會有多大的調整空間,恐將決定未來兩者間的關係。


(原文刊載於新新聞周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