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
  • RSS Feed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論文造假醜聞的背後

沒有留言:
 
「我承認自己對查詩婷研究員研究的督導不周,但堅決反對集體造假的汙名冠上實驗室。」十二月二十日,台大生化所前教授郭明良在立委邱議瑩陪同下,在論文造假案風波首次現身媒體。一個月前,國外匿名網站PubPeer爆出郭明良研究團隊有十一篇論文涉及造假,其中四篇由台大校長楊泮池掛名為共同作者,引發輿論譁然。


郭明良在記者會上反對實驗室集體造假、涉嫌論文買賣等指控,指出已清查實驗室產出的一一七篇論文,經學術認證檢查,只有兩篇違反學術倫理被撤回,都由查詩婷主導。並強調自己並無神隱,是向台大辭去教職後,校方不希望他以個人身分對外發言。


根據《科學月刊》調查,截至今年底,Pubpeer已經檢舉了五十三篇台灣生醫界論文,這些論文中的第一作者、共同作者、通訊作者重複出現同一批人的名字,才引伸出「集體造假」之說。實際上牽涉與否還有待確認,迄今一個月,台大仍在進行內部的學術倫理委員會調查。


邱議瑩在記者會上說道:「我們比較不解的是,論文造假的是查詩婷,但為什麼是對郭明良與楊泮池的一路追殺?」邱議瑩的疑問,其實道出造假案背後的結構性問題:浮濫掛名造成嚴重的學術通膨。


就如楊泮池在事發後表示,很多領域都是跨國、跨領域進行,他事先並不知情,也看不出來論文哪裡有問題。與其他學者共同開記者會譴責的台大心理系教授吳瑞屯則認為,掛名共同作者,就不可能「不知情」。


吳瑞屯表示,連課本裡都有專章教導學生論文如何掛名,「掛名的條件是對研究有實質獨特的貢獻,必須在論文裡面指出哪些是你做的,也要實際參與整個審查過程,才能掛名。這是最基本的學術倫理。」


吳瑞屯也提到,這次被質疑造假的論文,都很容易就看出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不誠實的研究要靠專家,甚至幾十年後才知道是假的,「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一篇研究可以有這麼多掛名的人,然後都不知情?」

升等壓力大,學術圈搶著集點數

長期鑽研高教改革的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點出台灣幾種特殊的掛名現象:老師指導學生論文而掛名;博士後研究申請科技部計畫需要指導教授而掛名;相同研究圈同儕為了研究點數相互掛名;甚至利用論文共同作者建立學閥的研究租界,進而壟斷國家的學術資源。這成為「學術通膨」現象,她直指關鍵在於論文「不等值」,重量不重質的學術環境更加速它惡化。


「論文點數計算方式,是看你是第幾號作者,再乘上論文刊登平台的影響係數。掛名愈多人,論文點數就會不斷增值。」戴伯芬指出,「每篇論文的點數都應該是一點。如果你是最有貢獻的第一作者,那就分〇.五,其他共同作者都只能從剩下的〇.五去分,才能化解『不掛白不掛』的心態。」


為什麼學術圈搶著掛名?戴伯芬提到,高教升等壓力大,評鑑指標單一,論文的點數成為極端重要因素,「幾年沒升等就會失去工作,我寧願花錢也要買個論文來掛名。」她也提到,國家補助也極度偏重「大咖」,很多年輕研究者只得央求知名學者掛名,增加取得補助的機率。


戴伯芬認為,現在學術界傾向用商業邏輯看待學者的表現,實施彈性薪資,表現好就能加薪,卻重量不重質,彷彿老師做研究、教學是有利可圖,「這讓年資愈長的愈優秀,但那都是靠掛名,靠小圈子拱出來的。」

造假申請補助毋需繳回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與台大工會也發表聲明,希望楊泮池在接受調查期間能停職,科技部也應主動介入調查作假嫌疑論文。記者追查本次事件中八位涉入學者近十年來與科技部申請的研究補助,高達五億五千萬元,但過去包括前教育部長蔣偉寧涉入的論文審稿造假案,科技部都只停權,也就是三年內不得申請補助,而非追討。若再加上優秀學者的彈性薪資、各校也都還有關鍵指標出版論文的獎勵,從十萬到五十萬元不等,收入非常可觀。讓政治大學教授周祝瑛也在記者會上痛批,「好像國家花大錢買到了劣質品。」


論文造假風波是否僅是個案還有待調查,但學者期盼,背後的結構問題能藉此得到改革。


(原文刊載於新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