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
  • RSS Feed

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專題】0105:抗爭路途,體認土地價值

沒有留言:
 
農民、家庭主婦、退休老人,因為徵收而被強迫要關心土地議題,卻更深刻地了解了守護家園的價值何在……

    環保署,5月9日,淡海新市鎮開發案在環評委員現勘後,進行首次環境影響評估的專案小組審查。經過長達四個小時的討論,委員認為本案造成的影響太大,包括徵收迫遷近六千戶的在地居民,總開發面積超過一千公頃,決議,進入二階環評。

     當這個消息傳到一大早就包遊覽車前往環保署抗議、保衛家園的淡水居民們耳中,無非是一個振奮人心的重大消息。許多老人甚至當場流下了眼淚。原本,這群人毫不相干、互相不認識,卻因為土地同樣要被徵收而彼此凝聚結合,這份力量,強化了彼此保衛家園的決心。


故事的開始

    2012年,一群在地的民眾和農民,得知淡海新市鎮即將要重啟開發的事情,綠黨王鐘銘先生和影像工作者施芸透過召集的方式走上淡水街頭抗爭,積極尋求各種管道,希望透過抗爭之路讓外界聽到這一塊被鐵網限制開發屆滿25年的淡海二期地區居民的聲音,藉由民辦說明會讓當地居民了解「為何需要反對的原因」,成立自救會,積極參與政府的開會程序,但仍然沒有人知道淡海二期即將要被開發的區域內到底存在什麼價值。

   2013年初,因著一次尋找開會地點的機緣,讓地方社區營造者蔡瀛了解並決定參與抗爭,同時,組織也逐漸開始有分工以及透過理性探討土地價值,開始讓居民了解到淡海二期究竟存在著甚麼超越金錢和利益的珍貴價值,使他們有機會透過抗爭之外的方式,召集到更多想要保留這塊土地的居民和外界的聲援。


一方有難,八方來援

  淡江大學黃瑞茂教授、政治大學徐世榮教授、文史工作者紀榮達、張建隆老師,也因著捍衛土地正義及捍衛淡水文化及環境價值,從旁協助居民找到超越金錢的「土地價值」。蔡瀛認為需要帶領地方民眾參與全國大型抗議活動才能夠讓更多人看見這裡所發生的事情,在農村陣線所舉辦的年度盛會-農陣上凱道當中,因著和全台各地備受土地爭議而出來抗爭的其他自救會接觸,當時的淡海二期反徵收聯盟也開始成長,知道要如何拿籌碼和政府抗爭,才有機會成功。這次的機緣之下,台灣農村陣線在凱道上認識了這個剛成立的自救會,並且在4月初前進蔡家村舉辦反圈地運動工作坊。


樂活農業,吸引學生參與

    3月16日早上,下圭柔山的泓安醫院旁,聚集了許多的大學生。他們不是剛好路過,來自淡江大學烏克麗麗社的同學們正幫忙搬著駐村藝術家楊俊大哥日以繼夜製作的黑面琵鷺造型稻草人。因著「淡海青年陣線」的召集,20多位大學生,捲起袖子來到淡水的「鄉下」舉行插秧活動。還有幾位吸引注目的「清兵」打扮,要讓參與的人了解這裡的歷史。

   城市裡過度的開發,大樓從平地萬竄而出,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不少同學都因為「插秧」的新鮮感,而報名了這一次的活動,一次和土地最親近的機會,不用跑到嘉南平原或稻米產區,坐捷運即可到達的淡水小鎮,就有著這樣最棒的風景能夠體會。現場除了有古早點心雞母狗的DIY製作之外,還特別準備了南胡班的演出以及念詩歌的活動,小朋友唱著「我的家庭真可愛」一曲,他們所要展現的不是抗爭的力量,下圭柔山的孩子,讓眾人聽見了他們對於未來農村的想像與願景。


蚊子電影院地方紮根

自救會走入淡海鄉間舉辦蚊子電影院,放映土地徵收相關紀錄片。

    隨著徵收的腳步加快,自救會也不敢馬虎,特別和來自淡江大學的同學們討論該如何讓更多了解徵收的不公義,藉著台灣農村陣線的贊助,在夏至的傍晚時分,拉開了投影幕,透過影像呈現了以往灣寶社區的案例和彰化二林相思寮的案子,讓居民知道將來若是開發,將會有什麼樣的景象發生在眼前。


由老師帶領,從在地學習

    同一時間,淡江大學的同學開始參與反徵收的行列,帶領淡江五虎崗社的未來所指導老師陳建甫教授說,當初學生們在社團剛成立的時候,參與的活動大多是偏向全國大型的議題,像是反核、反媒體壟斷等,後來發現其實在淡水這個小區塊,就有許多事情需要被關心,「從在地出發,了解土地」。他希望社團能夠發揮所長,以比較軟性的方式去深入了解淡水,這樣一個與我們的生活最接近也最需要被珍惜的一個小鎮。自救會也開始體認到需要透過軟性的活動和認識土地才能夠幫助到這塊有可能被開發的「淡水後花園」。

    文史工作者紀榮達和張建隆的協助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僅補強了歷史古蹟保存,也開始搶救區域內的古墓以及文化景觀,試著拼湊出淡水的歷史地圖。


「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黃瑞茂教授也開始透過「生活年曆」讓居民完整地記錄農村聚落所產生的文化價值,並從地理形式、水圳系統、聚落空間、生活方式的角度切入淡海二期原有的居住型態,藉由這樣的踏查,告訴政府淡海二期並不想要像當初淡海一期毀滅性的開發。

    並透過「淡海二期農民願景工作坊」,帶領居民完成淡水地區地圖,包括起伏的山坡、丘陵地、農田,以及每位居民的房屋。這些,都是在營建署的地圖上看不到的,「它們的地圖沒有等高線。」正如政府空泛的規劃,在沒有地景的地圖上用實線畫過真實的山坡、美麗的自然地景,然後,就如淡海新市鎮一期的命運,被推土機推成平地。「我希望居民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讓居民體認到自己的土地有什麼值得被守護的價值。」黃瑞茂說。

    於是,力量團結了起來,但淡海新市鎮的抗爭,仍在持續。




什麼是二階環評?
「環境研究評估法」將環評分為二階段,開發單位先進入第一階段審查「環境說明書」,如果環評委員認為開發行為對環境有重大衝擊,則進入第二階段,由開發單位提出「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進行嚴格審查。國光石化八輕案就是一個進入二階環評的例子。


 






黃瑞茂教授
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成員。居住淡水,深入了解地方文化以及歷史脈絡,長期投入地方經營利用專業協助居民體認土地價值。另外,也長期專注在社區營造、空間改造,在台灣各地講課透過居民參與的方式改造社區以及了解土地。




(此為淡海新市鎮專題系列報導,關於緣起請見。歡迎轉載,請註明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