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book
  • RSS Feed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Sound of Slience:一場關於媒體改革的呼救

沒有留言:
 



近三十年來的駐外記者生涯,「台灣的媒體記者沒有一個比我更瞭解東南亞。」他的確有資格這說。梁東屏,自一九八七年起進入中國時報,是中時第一個東南亞特派員。但經歷旺旺接手,到最後的東家世界日報,「我覺得我的記者生涯一直在走下坡。」

 幾十年來,他為台灣提供第一手的東南亞報導。但幾天前在緬甸落幕的東盟(ASEAN)峰會曾經是梁東屏每年必去的採訪,「不管開會地點在東協十國的哪裡,我都去。」二〇〇九年旺旺接手中國時報,「那一年我在曼谷,開會的地點車程只要一個半小時,公司居然說不用去,靠外電就好。」梁東屏很意外,「沒有我們自己的記者在裡面,根本寫不出獨特的角度,西方記者的觀點跟我們怎麼可能一樣?」他感嘆,「這就是自甘墮落。」

但這還不是最慘的。梁東屏自中國時報退休,定居曼谷,進到聯合報在當地辦的世界日報工作,「他們連採訪組都沒有,只在網路上找新聞,翻譯,印出來。」他說,「都已經這麼慘了,居然還跟我說:『有翁山蘇姬的新聞,一概不准用。』」

媒體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大概是許多人心裡的疑惑。主觀的意識形態影響記者報導的立場;以廣告為主要收益,銷量、網路點擊率重於一切,甚至充斥業配新聞。網路更打破了時空隔閡,即時新聞的間隔變得愈來愈小,同質性卻愈來愈高,媒體記者的工作環境也愈來愈差……

梁東屏最近回到台灣,這樣一個資深、出了五本書、薪水曾經比總編輯高的記者,決定加入一個毛頭小子創立的新媒體——SOS(Sound of Silence)。這個平台號稱可以解決現在所有的媒體問題,「如果他們成功了,在台灣會是一個很獨特的聲音與力量。」梁東屏說。



創辦人翁子騏年紀輕輕,從讀者身份開始媒體觀察。(攝影/林俊耀)

群眾募資平台,作者才是老大

SOS利用群眾募資的概念,讓讀者直接向記者「買」報導。月付一四九元,你可以選擇資助一位記者,卻能享受平台上所有報導。平台不干涉記者的報導內容、方向、甚至出稿頻率,支持與否,完全由付費的讀者決定。

SOS更不是一個封閉的社群。成為平台上的付費使用者後,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文章分享到網路社群上,而好友們可以透過你的推薦,看見這一篇文章——只看得見這一篇,兼具付費使用者的獨特服務與開放性。

在台灣,類似的平台如調查報導公共委製平台(WeReport),讓群眾用任意金額資助提案,幫助記者完成報導,「但它們沒有把讀者留下來。」SOS的創辦人翁子騏提到。記者透過募資完成報導,報導只是「留」在平台上,沒有後續的行銷、推廣。SOS的企圖是一個真正的媒體,除了募資功能,要把有心的記者與讀者都留下來。

新的營運模式,追求老的價值觀

今年年初,美國的新創公司Beacon採取與SOS類似的模式,已讓十幾位紐約時報的記者出走,到Beacon直接服務喜歡他們的讀者,「雖然構想先被做走了有點不甘心,」翁子騏笑說,但有先例在前,讓他相信在台灣也做得到。

年僅二十五歲的翁子騏,已是一間公關公司的執行長。還沒畢業就創業的他,在事業得意之時,決定將存來的積蓄投入另外一場冒險,「我喜歡跟別人唱反調。」大學就讀英文系,曾經在文學課堂上挑戰教授,「他說幻想自己是騎士而踏上冒險旅程的唐吉軻德不切實際,我倒認為他才是不顧別人眼光的追夢人。」

大學三年級,他獲得美國奧美廣告的工作機會,休學去紐約闖蕩。原先可以留下來繼續工作,卻瞞著父母,到西班牙玩了兩個月,「我去找唐吉軻德。」翁子騏笑說,留在奧美,人生前景不難預測,「但就只能這樣嗎?」他回到台灣,用一百萬元的積蓄創立新銳公關顧問公司,近四年來,每年營收近千萬,客戶包括統一和鴻海。

從廣告到公關,翁子騏熱愛背後的影響力,而媒體產業一直是他的憧憬。好的新聞影響深遠,「爛的新聞也像吃毒油一樣,默默殘害閱聽大眾的身心。」他是忠實的讀者,每個月花二、三千元買雜誌、書,愛看電視,但台灣的媒體愈來愈受制於收視率、廣告收入、甚至自身的意識形態,「沒辦法報導真正的事實。」

「我們想要打造一個媒體,讓記者有安心的發表空間。」他提到,記者曾經有一定的權威,但與讀者間的信任感已日漸喪失。翁子騏笑說,「我們的營運模式很新,台灣沒有人做過,追求的價值卻很老。」

「這才是一位真正的記者該做的。」梁東屏提到報社內關於翁山蘇姬的禁令,讓他決定加入SOS,「沒有一則新聞要懷著害怕的心情去處理。」他指出,未來他的薪水是由讀者直接支付,自然不必「聽老闆的話」,反而是平台需要利用記者的影響力來賺錢,雇傭關係被扭轉。
「媒體環境惡劣,雖然讀者也有責任,但媒體可以有自己的堅持,不要媚俗。」梁東屏感嘆,「現在不媚俗反而是獨特的賣點,但台灣好像沒有一個媒體敢這樣做。」

SOS要讓優質報導成為需求,號稱能解決現在所有的媒體問題。(攝影/林俊耀)

讓優質報導成為需求

二十五歲、非媒體人、小資創業的初試啼聲,就要挑戰媒體產業,憑什麼相信他?翁子騏搔搔頭,說這個問題很多人問過,他的回答總是「年輕人熱血」,「但我的確說服了一些人,他們還會主動幫我推薦。」

攤開SOS的第一波作家名單:梁東屏、中國時報前副總編輯兼編輯中心主任孔令信、香港記者陳曉蕾、新聞主播顧名儀、《遠見》資深記者林琮盛、《風傳媒》攝影記者余志偉……曾任《人間雜誌》攝影主編的蕭嘉慶更自願擔任SOS攝影總編輯。其中,也不乏一些沒沒無聞的年輕面孔,有了資深媒體人背書,SOS更想成為的是一片培育新人的土壤。

媒體事業,總和砸大錢畫上等號,翁子騏卻用「群眾募資」的概念翻轉。「以前要做一件要花很多錢的事情,直覺就是不可能。但現在只要是好的點子,有人願意資助你,就做得到,變得很有彈性,很像網路世代做事情的方法。」

曾任破周報記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碩士劉美妤,在紐約兩年,替紐約時報寫過外稿,也將加入SOS的記者行列,「自由記者帶著提案找人投資,這樣的模式在歐美很常見,而且是可行的。」

「希望能告訴讀者,好的新聞內容不應該是免費的。」讀者付費,對媒體形成一種直接的壓力,對品質更要求。劉美妤也提到,雖然新聞付費在全世界都是高門檻,「但如果我們甚至沒有把選項推出來,如何培養這樣的讀者?」

在台灣,對於媒體改革,最後總會落入記者與讀者對立的死胡同。讀者抱怨爛新聞充斥市場,記者抱怨好新聞沒人看,而SOS想成為這個問題的答案,讓「優質報導」成為一種需求。將在十一月底上線的「SOS」或許是一種呼救,號召好的讀者與記者,一起來革媒體的命。


(同時刊載於《新新聞》周刊1447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